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四代同堂践行八字家训“上慈下孝 爱人如己”访秣陵路社区志愿者施顺才

时间:2016-08-30 00:00

1938年出生的施顺才虽然即将到耄耋之年。但是,他和老伴精心经营的大家庭却如日中天。四代同堂,其乐融融,这个和美家庭成为左邻右舍学习和羡慕的对象。施家虽是一个普通家庭,但“上慈下孝爱人如己”八个字的家训则是全家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退而不休,到社区工作13年

施顺才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在退休后充分体现。从单位退休后,他分别担任过三个社区的主任兼党支书,还参与街道社会工作,任职达13年之久。先后荣获30余项各类先进,其中包括“首届南京好市民”殊荣。其间,为使银发一族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为老服务,他首创了“月末银发超市”这一为老服务品牌。这个“超市”里不卖任何东西,而是专门向老年人奉送乐趣和服务。为了让老年人排解孤寂感,在举办“银发超市”活动时专设一个“老人唠叨室”,给老年人搭建一个韶韶家长里短的平台。为了不让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被发现的悲剧上演,他策划了一个“独居老人联系网”,实行对独居老人有效监控,杜绝了悲剧的发生,此举受到社区群众普遍赞扬。13年的社区工作,他不断开动脑筋,积极创新各类服务活动载体,收获颇丰。如“连锁小饭桌”“四个一互动服务链”“月末银发超市”“老人唠叨室”“帮您乐服务网”等共计10多项

二次退休,拿起笔杆写人生

     从社区退休后,大家都以为施顺才会安享晚年,享受清闲的生活。可是,他又做出了家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拿起笔搞创作。他认为老人不应该窝在家里等吃等喝,对生活、对大自然、对新鲜事物要始终怀有真挚的爱和浓厚的兴趣。年轻时就喜欢“舞文弄墨”,二次退休之后,他萌发要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社会变迁或生活经验写出来,让子孙后代有所受益。他坚持一有空就写,几年下来,已在全国诸多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三百多篇。

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半径小了,社交圈子窄了,活动距离短了,他不满足“随欲而安,自娱自乐”的日子,需要更加丰富和充实的晚年生活,追求情趣更高雅,融知识性、娱乐性与自身美好为一体的文化生活。他牵头,积极创造“文化养老”的氛围,按照“学有阵地,乐有载体”的原则,在秣陵路社区的积极支持下,2013年创建了“社区乐龄文学沙龙”(即乐龄读书会)。参与者中年龄从55岁到80岁,均系大专以上学历。每周六举办“文学沙龙”通过“阅读、写作、交流、共享”促进老年朋友陶冶情操和营造老年快乐。“乐龄文学沙龙”在朝天宫街道工委张振荣书记的关心指导和秣陵路社区黄冬梅主任的全力支持下,已成功运作三周年,并策划了“十个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一个重头戏,纪念文集《吟风》近日已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