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访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冶山道院社区刘衍庆老人

时间:2016-11-22 14:00

       退休本来意味着工作历程的结束,可以卸掉压力,赋闲居家,俗语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利用业余爱好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动起来、乐起来。他叫刘衍庆,冶山道院社区居民,1932年生,1994年退休。

       刘老业余爱好广泛,早在年轻时就爱好文学,也是单位的文艺积极分子,退休后,他更是把这些专长发挥到了极致,不但自身水平大幅提高,还带动了大批和他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一起动起来、乐起来,同温创业史,共度夕阳红。风雨无阻,无论风雨,在每个周一的下午,都能看到刘老活跃在社区合唱队的身影。每周四的下午又能看到他出现在欣然诗社,每个活动,大家如约相聚诗社,吟诗诵词,赏析抒怀,通过诗社,增进了感情,吟出了老年人的热情和活力。这期间他从不缺席,总是早早就到教室等候着大家,热情的与诗友们打招呼,为大家服务。同时,他还将自己撰写、摘抄的诗社里所学的诗词和诗友分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多年以来,刘衍庆老人坚持每天早晨晨练,锻炼身体,愉悦心情。2003年,刘老被查出患有肺癌,可是他并没有悲观,而是乐观地面对,在顽强精神的支撑下,刘老接受手术,术后,刘老受公园民间书法爱好者在地上练习书法的影响,开始在家练习书法,并且将自己手抄的诗词送给社区居民,受到大家一致称赞。84岁时,他的肺癌再次复发,由于年事已高,只能保守治疗,对待癌症,刘老并不是消沉绝望,而是积极面对,采取了三字政策“攻、抗、拖”,他的这种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居民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些年,刘老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解释了这句诗的美妙含义,通过他的努力和带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打破了“人过七十古来稀”的界限,生活的安康幸福。“老马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刘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老同志树立了一个老有所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