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块牌名标注为“南京市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大辉复巷21号,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西北三省会馆旧址”,大院里有21户人家,一生喜爱书法的退休老人赵勇禄和老伴居住在这里达数十年之久,两位爱干净、整洁的老人把不太大的家舍打理的清清爽爽。
赵勇禄老人今年78岁高龄,从小读过私塾,六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没有放下过毛笔,六平米的小屋子书房兼卧室,墙上挂着自己平时书写的书法,行书、楷书、草书皆有,他最喜欢《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书法。老人兴致勃勃地书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赵老说:“这是书画朋友和亲戚、邻居经常向我索要的,挂在家里高雅大方,勉励自己和他人,积极向上”。
赵勇禄老人兴趣爱好相当广泛,中学时练过体操,再后来学过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工作后参加过乒乓球队,平时集邮、集火花、收藏砚台等。说到火花收藏老人的兴致大发,赵老曾经是南京“火花协会”的会员,收藏了近乎全套的“火柴贴花”一大箱,有“清末明初”的火柴商标(贴花),以及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火柴贴花琳琅满目:毛主席的手书诗词作品、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巡游花车等许多珍贵藏品。
在与赵老交流中谈及社区教育工作时,希望老人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火柴贴花展示给中小学生,并给孩子说说自己书法、集火柴贴花的体会等,赵老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告知我们提前通知他就行。
赵勇禄老人曾经是一位火车司机,见证并亲历了我们国家由蒸汽机向内燃机过度、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谈到今天的电气化高铁时代,老人深深感觉到今天的国家变化是巨大的,中国铁路不愧为世界第一,为此,老人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