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朝天宫七家湾社区王禹华越剧专场演唱会侧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时间:2017-12-11 15:22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1210日,江苏省文化馆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戏迷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倾听王禹华老师越剧个人专场演唱会。

下午一点半钟,演唱会在一阵越韵十足的二胡声中拉开了序幕。王禹华老师迈着碎花小步,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来到舞台中间,刚唱一句,台下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她一颦一笑,一念一唱,一悲一喜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令台下无数的粉丝为之倾倒。王禹华老师一连为大家表演了《书馆(追鱼)》、《崇秀十三岁进宫墙(皇后易嫁)》、《汉宫怨》、《书房会(沉香扇)》……她扮相俊美,唱腔婉转动听,表演精准到位。令人难以想象,这样一位年过古稀,七十有三的老人能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她唱出了老人们“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唱响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生活。那一幕幕耳熟能详的曲目,委婉优雅的曲调,缠绵悱恻的故事,令掌声叫好声不断,高潮迭起。经典的越剧唱段《黛玉葬花》更是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台下戏迷们也毫不吝惜自己的双手,精彩之处,频频响起阵阵热烈掌声。唱到熟悉的部分时,在座的戏迷们们也会跟着唱上几句。

“唱得太好了,不枉我坐在小板凳上听了近三个小时”热爱越剧的王奶奶激动地说。“太不容易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师能连续唱了这么多出折子戏,令人敬佩”戏迷们各个赞不绝口。就连王禹华的师父也对她精妙绝伦的表演赞不绝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百余年来,越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神话。越剧的辉煌,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筚路蓝缕,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越剧爱好者默默无闻为之付出。王禹华六十六岁拜王文娟弟子——赵时莺学艺,经过七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圆了儿时做一名越剧演员的梦,使广大的越剧迷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而且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越剧艺术的传承、为践行十九大的精神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