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并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计算机学院联合朝茶夕瓷社区国艺社,特别邀请非遗茶百戏项目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先生前来开展公益讲座。
章志峰先生,中华茶百戏研究院院长,武夷学院茶学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经过数十年苦心孤诣地研究,让失传的茶百戏文化重现于世,重新绽放光华。2010年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3年1月茶百戏技艺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等,是历史上盛行于闽北武夷山一带的传统文化,是仅用茶和水为原料就能在茶汤表面幻变出文字和图案,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
座伊始,章志峰先生为大家展示了几张惟妙惟肖的“茶百戏”作品,让原本对这神奇技艺充满好奇的在座听众更加向往,进一步拉近了与大家间的距离。
随后,章老师从“茶百戏”的历史、茶百戏与点茶斗茶、日本茶道与中国点茶法比较、茶百戏的研究历程、创意创新、艺术特征、原料加工、演示过程、文化交流、茶百戏与咖啡拉花的区别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这朵在中华茶艺家园中焕发异彩的奇葩。
最后,章先生为大家现场演绎了茶百戏的创作过程,翠绿的池塘里荷花含苞欲放、柔美的兰草丛中蝴蝶翩翩起舞、鬃毛飘飞的骏马昂首飞奔……一幅幅绝妙的图案在 茶汤中依次呈现,给人以不可思议的美感,引得大家啧啧称。用独特的技艺将中国山水字画定格在茶汤之中,是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的瑰宝。
章先生在讲座中反复强调:“非遗是活态的文化,需要人去正确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世界历史文明古国的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犹如长流不息的长河,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