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开展“探索榫卯智慧 感受非遗之美”青少年非遗体验活动

时间:2024-08-10 09:35

86日,夫子庙街道辖区的青少年们迎来了“探索榫卯智慧 感受非遗之美”为主题的非遗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由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图书馆,夫子庙街道社教办及文化站联合举办,让辖区青少年在体验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精妙设计,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智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从复杂精巧的天坛祈年殿,到气势险绝的大同悬空寺;由西南边陲玉林的真武阁,至江南名胜苏州的拙政园,榫卯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建筑中……”活动开始,区图书馆的志愿者老师以古代建筑为切入点,向孩子们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历史发展、结构特点、应用技巧、艺术价值等方面知识,让大家对榫卯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没有胶水、没有钉子的时代,如何能制作出牢固美观的板凳?”活动中,老师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孩子们仔细观察木板、零件间的逻辑关系,思考分析其内部结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老师为介绍讲解和示范下下,孩子们学着用拼接、打磨、捶打等方法将手中的一个个木块组装成了小板凳。在反复的拆装探索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动手协调能力、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断提升了耐心和毅力。成功拼搭制作完成小板凳后,孩子们欣喜不已,纷纷向彼此展示着自己的成果,也对非遗榫卯结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体验。

此次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辖区青少年们在体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古代匠人的智慧与精巧的技艺。接下来,夫子庙街道将继续以儿童发展需求为基础,更好地利用夫子庙地区非遗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孩子们对优秀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激儿童友好社区的新活力!

夫子庙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文:蒋梦麟   图:梁仁杰   审核:潘俊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