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最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8月19日,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联合秦淮非遗馆开展了非遗面塑玫瑰花DIY活动,向青少儿科普非遗面塑知识,让他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非遗面塑传承人郭立洋为孩子们讲解了面塑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技巧等,展示了不少优秀作品。随后,郭老师为大家分发制作材料,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经过捏、搓、压、揉等一系列动作,再辅助小竹刀灵活用点、切、刻、画等手法,不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玫瑰花”脱手而出。孩子们认真听讲,在郭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奇思妙想,纷纷动手制作,捏一捏、搓一搓……都做出了一个个有模有样的面塑作品。“太有意思了!我第一次制作面塑就成功了!”“这朵玫瑰花我要送给我妈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青少年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下一步,乌衣巷社区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链接优质资源,持续开展多元化、多样化、多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
(夫子庙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文:夏晓芸 图:何振 审核:潘俊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