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3月29日和3月30日,中华门街道多个社区开展以“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宣扬文明祭祀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旨在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祭祀观念,践行文明、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开源社区通过讲述孝亲敬老模范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向居民们讲解了“厚养薄葬”的深刻内涵,提倡将对长辈的关爱更多倾注在生前悉心照料、陪伴尽孝,让长辈安享晚年;待长辈离世后,则以文明简约的方式寄托哀思。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更加浓厚。长干里社区向居民们普及了《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内容,介绍了多种绿色、生态的祭祀方式,如使用鲜花祭祀、通过网络进行祭祀等,引导居民走出“烧得越多越尽孝”“不烧祭品亡者不安”等认知误区。“在传承至今的诸多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雨花村社区的志愿者从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和传统习俗等方面,向居民们科普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强调文明祭扫既是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也是对家族传承与社会责任的践行,倡导踏青出行、鲜花为祭、诵读家风家训、讲好先辈故事等文明祭扫方式,彰显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系列讲座提高了辖区居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活动以“破旧立新”为出发点,让移风易俗更接地气、更具温情。下一步,社区教育中心将持续开展活动,为清明节传统文化中注入更多现代文明的色彩,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动文明建设。
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 文/图:方雅玲,审核:王进 20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