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南京大学青少年国学启蒙班内,一场名为“泥土的蜕变”的陶艺课程如同一把钥匙,为同学们打开了探索陶瓷艺术奥秘的大门,引领大家踏上一段穿越历史与文化的奇妙之旅。
课程伊始,志愿者讲师吴梦雨以瓷器开片现象为切入点,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那细微而奇妙的裂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神秘密码,激发着大家的好奇心。随后,从陶土塑形的基础技法讲起,捏塑、盘筑与轮制工艺一一呈现。
釉彩,是陶瓷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讲师深入解析其科学原理与艺术表现,让同学们了解到青瓷天青色如雨后初霁的天空,纯净而空灵;白瓷胎质细腻如脂,温润而典雅;唐三彩色彩斑斓,生动地展现了盛唐的繁华;钧红窑变变幻莫测,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青花钴蓝清新淡雅,诉说着江南水乡的柔情。每一种经典釉色的形成原因与文化背景,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让同学们不禁为古人的艺术创造力所折服。
通过汝窑、邢窑、青花瓷、珐琅彩等代表性器物的赏析,课程生动展现了中国陶瓷“南青北白”的格局演变。南方青瓷的淡雅与北方白瓷的质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绚丽画卷。这背后,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同学们在欣赏这些精美器物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而不同烧制方式对瓷器的影响,更是让同学们领略到了陶瓷制作工艺的精妙之处。每一种烧制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匠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陶瓷精品。在这场课程中,同学们最终感悟到了从平凡泥土到璀璨陶瓷的蜕变历程。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升华。
“泥土的蜕变”课程,如同一场文化的盛宴,让同学们在欣赏陶瓷之美的同时,也深入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相信这场课程会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探索中华文明的奥秘,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月牙湖街道社教中心 文/图作者: 审核人:吴宇婷 曹雯 20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