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文化协同共进的时代,科普与文化传承意义重大。2025年8月27日,苜蓿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苜蓿园社区科普大学、社区教育中心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开展“全国科普月”暨第 37 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以扎染活动,为这场科普盛宴增添文化亮色。
扎染,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起源于黄河流域,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匠心的结晶。每一块扎染作品都似时光使者,传递着先辈对美的追求。
为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结合科普宣传周主题,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融合,苜蓿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苜蓿园社区科普大学精心策划“‘布’期而遇,扎染生花”活动。8 月 27 日上午,活动欢乐启幕。现场染料、洁白布料、多样工具整齐排列,等待孩子们开启创作之旅。
活动开始,老师化身知识引路人,生动有趣地介绍扎染历史、文化内涵与基本技法。扎染原理基于染料渗透和布料防染处理。扎紧布料部分区域,染色时这些区域因“防护”不吸收染料,形成独特图案;未扎紧部分吸收染料,经多次染色固定后,解开线绳呈现花纹。染料与布料纤维的化学反应,是扎染色彩持久的关键。老师还结合科普,讲解不同染料成分对布料色彩的影响,以及布料纤维结构与染料吸收的关系,让孩子们在了解传统文化时学到科学知识。从扎染应用、地区风格差异到捆扎方法、花纹设计技巧,老师细致讲解,孩子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染色环节,孩子们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染料,轻轻搅拌,观察布料逐渐变色,脸上满是惊喜兴奋。他们调整布料位置和时间,展现创意与探索精神。老师适时引导观察染料扩散,讲解液体表面张力、扩散速度等物理现象,深化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等待后,孩子们解开皮筋绳子,独特扎染作品呈现眼前,现场惊叹欢呼声不断。这些作品如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杰作,孩子们兴奋交流分享喜悦。
此次扎染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扎染奇妙,感受传统技艺智慧,种下非遗文化与科学知识种子。扎染是文化传承载体,体现先辈智慧审美,科普知识融入提升孩子科学素质,培养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今后苜蓿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会举办更多非遗文化与科普结合的活动,为居民提供传承文化、提升素质的机会,营造美好家园,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贡献力量。
月牙湖街道社教中心 文/图作者:朱文婷 审核人:曹雯 20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