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中华门街道开展“非遗奇妙日之系列活动” 承创非遗教育实践基地展演活动

时间:2024-05-31 11:18

20246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展示非遗保护理念及其融入当代生活、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活力的生动实践,529日下午,秦淮开放大学、中华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办的“非遗奇妙日之系列活动”南京承创非遗教育实践基地展演活动在1865江苏省文化创意成果展示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现场有非遗展品展示、非遗传承人活态展演以及体验活动,涵盖有云锦意匠、云锦挑花、白局唱演、金箔贴金技艺、南京绒花制作、绳结编制等共计10项非遗项目。

活动开始,非遗实践教育基地的吴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承创创意空间以及非遗大师工作室,结合展品给大家介绍云锦、绒花、金箔、泥人等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大家听得兴致盎然。接下来大家来到展演区,各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俊老师展示云锦意匠、省级传承人杨玉柱在大花楼织机上给大家展示云锦织造技艺,吴老师为大家讲解云锦编织的过程,大家频频点头,在进一步了解传统手工技艺同时也加深了对匠人精神的理解。白局市级传承人夏天及其团队献上了精彩的白局演唱,浓浓的南京味道吸引大家也跟着哼唱起来。表演间隙,南京承创非遗教育实践基地的吴颖老师汇报了两年来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为南京非遗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秦淮开放大学及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的指导下继续送教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非遗走进大家的生活。体验环节,大家兴致勃勃,有的选择跟泥人省级传承人何斌老师捏泥人,有的围在绳结省级传承人蒋妍侠老师身边编绳结,有的画意匠、有的做绒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亲自动手,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活动结束,收获满满,有人手上戴着自己编的手串、有人手捧憨态可掬的泥恐龙、有人举着一朵“柿柿如意”绒花。

此次“非遗奇妙日之系列活动”,以“情景化、体验化、主题化”为设计思路,让广大居民参与到非遗体验活动中,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助力非遗保护发展、活态传承。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将持续推动各项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常态化开展,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造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传承意识,焕发非遗保护传承新生机。

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 文/图:方雅玲,审核:王进 202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