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10周年,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载体。为了配合9月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华门街道社区教育非遗教育实践基地在1865创意产业园开展千年寻迹——江苏大运河文化展暨科普研学活动。
9月21日该展览又接待了来自辖区学校的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学习。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板块:“流动的文明”展现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的痕迹”展现大运河历史留存的痕迹,“时代的光彩”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出的新时代光彩,“对话大运河”板块则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展览展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主要来自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运河之歌”》《沿着运河看中国·江苏篇》《扬州运河谈》《大运河盐文化研究》《盐城——大运河文化视野下的名都》《中国故事·运河篇》等运河主题图书。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河流大运河,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她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水道,更是连接古今、融合文化的璀璨项链。参观结束后孩子们还参与了现场设置的“一滴水的奇妙之旅”、云锦布贴画“一滴水”“年年有余”,以及“贪吃的小船”、AI拍照和集章打卡等多项互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内涵。
本次展览为大运河文化的普及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参观和研学活动,更多青少年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运河文化的魅力,大家不仅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更能感受到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活力。
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 文/图:方雅玲,审核:王进 202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