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7月9日,南航社区组织了一场“我是小小中药师”主题体验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走进中医药的奇妙世界,在听、看、摸、做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以“中医药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开讲。通过生动的动画短片和趣味故事,孩子们了解到中医药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见证了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的千年传承。“原来古代的医生没有听诊器,也能通过‘望闻问切’给人看病呀!”小刘瞪着好奇的眼睛感叹,志愿者趁机补充:“这就是中医的智慧,通过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来判断健康状况呢。”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中药材“零距离”认知环节。志愿者将紫苏、陈皮、薰衣草、薄荷等十余种常见药材整齐摆放在桌上,逐一介绍它们的“身份信息”:紫苏叶片紫绿相间,揉一揉有股特殊的清香,能帮助缓解感冒不适;陈皮是晒干的橘子皮,泡在水里喝能开胃;薄荷摸起来凉凉的,夏天用来泡茶能提神醒脑……孩子们轮流上前,有的轻轻捏起薄荷叶感受叶片的纹路,有的凑近薄荷深吸一口气,瞬间被清凉的气味“激”得眯起眼睛,还有的拿起陈皮仔细观察它的褶皱,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这个艾叶和奶奶端午节挂在门上的一样!”“香茅的味道好像妈妈的驱蚊水!”
认知之后,“香囊DIY”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药材,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小杵将干燥的药材轻轻研磨成碎末。“紫苏要磨得细一点,香味才容易散发出来。”大学生哥哥耐心提醒。随后,孩子们将研磨好的药材小心翼翼地装入棉布小袋,系上彩绳,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中药香囊就完成了。有的小朋友选了薄荷和薰衣草,说要挂在书桌前提神;有的加了艾叶和香茅,想送给妈妈当“驱蚊神器”。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瑞金路街道 图文作者:井鑫 审核人:杨丽 2025.7.11